黄曲霉毒素
编辑:Simone
2025-05-05 04:32:15
543 阅读
黄曲霉毒素在自然界中多来自于谷物、坚果中的霉变成分,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Ⅰ类致癌物,在自然界所有物质中毒性名列第一。
黄曲霉毒素共分为17种,其中致癌作用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B1。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。黄曲霉毒素的稳定性很强,一般温度难以将其杀灭,即使用100℃的温度进行20个小时的灭菌,也不一定将其彻底去除。
黄曲霉毒素危害
“黄毒”进入人体后,在肝脏中存留最多(是其他组织器官的5~15倍),因此对肝脏的损害也最大。
人如果误食了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,轻则可能出现发热、腹痛、呕吐、食欲减退等症状,重则可能出现肝区疼痛、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病症状。
一般来说,体内黄曲霉毒素如果达到1毫克/公斤以上就可诱发癌症,而这仅相当于1吨粮食中只有1粒芝麻大的黄曲霉毒素。
1984年印度曾经发生过黄曲霉毒素中毒,致使十几个孩子死亡。
版权声明:本站【百问十九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,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,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aiwen19.com/life/24625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