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厚宣
编辑:Simone
2024-12-31 00:37:48
610 阅读
胡厚宣(1911年12月20日—1995年4月16日 ),幼名福林,生于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。中国甲骨学家、历史学家、考古学家、殷商史学家。
民国十七年(1928年),胡厚宣考入北京大学预科,两年后升入史学系。 民国二十三年(1934年)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。毕业后入中研院史语所工作,参加安阳殷墟发掘团,参与殷墟第10、11次发掘,期间主持发掘1004号大墓。其后主要负责协助董作宾整理殷墟第1—9次所得甲骨,并为《殷虚文字甲编》作全部释文。 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至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在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任研究员,兼任中文系、历史系主任、教授。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至1956年任复旦大学教授兼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。1956年调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、学术委员、先秦史研究室主任,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、中国考古学会理事、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、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等职。 1995年4月16日去世,享年84岁。
胡厚宣在教学、科研的同时,致力于甲骨文材料的搜集、著录工作。他的《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》(1951年)、《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》(1951年)、《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》(1954年)等书, 为甲骨文的流传作出了贡献。1978年至1982年期间出版的《甲骨文合集》13册,是甲骨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,为今后甲骨学研究奠定了基础。
想要了解更多“胡厚宣”的信息,请点击:胡厚宣百科
版权声明:本站【百问十九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,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,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aiwen19.com/life/123449.html